馬大元醫師在大明寺講「憂鬱症與失智症之預防及自我檢測」
【人間社記者慈文 苗栗報導】
圖說: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院長馬大元醫師在演講時,教授聽眾「預防失智健康操」,大家跟著節拍,跳得不亦樂乎! 人間社記者 慈文 攝
大明社區大學主辦、佛光會苗栗區各分會協辦的「幸福與安樂—公共學習週系列講座」,4月19日在大明寺舉行最後一場演講,邀請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院長馬大元醫師,以「憂鬱症與失智症之預防及自我檢測」為題,有近150位佛光會員、社大學員及附近民眾到場聆聽。
根據統計最常見之失智症為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,兩者皆佔百分之三十幾,以阿茲海默症稍多。「年邁」為失智症之主要原因,65歲以上人口約5~10%有失智症,85歲以上則提高到20%以上。失智症從發病到往生,平均約12年,各種症狀只會愈來愈惡化,目前無藥可治,相關藥物只能延緩惡化,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及早發現、早治療以延緩惡化的速度。
憂鬱症為復發性之情緒疾患,以復發之情緒低落為主要症狀,常合併自殺、暴力、意外等事件,造成社會重大問題。憂鬱症發生的主要原因為腦部退化影響「血清素」、「正腎上腺素」與「多巴胺」功能;或重大疾病如心肌梗塞、癌症、慢性身體疾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等,甚至失智症、巴金森症等退化性腦部疾病,都容易合併出現憂鬱症。有時服用多種藥物,或孤獨、喪偶、長年病痛、失能、生活失去重心、外來壓力等也容易產生憂鬱症。
目前治療憂鬱症可從生物治療及舒緩症狀兩方面輔助進行:生物治療有電痙治療、中樞神經興奮劑、光治療、睡眠剝奪、褪黑激素、運動、負離子、營養補充、草藥配方(金絲桃)等方法;舒緩症狀如個別與團體心理治療、減少或調整外來壓力、轉換視野正向思考、接受挑戰學習新事物、適度運動與休閒、正常作息、放鬆技巧、戒除不良嗜好等都是。
最後馬大元提出「簡式健康量表」,內容共6題供自我檢測「心情溫度」,從得分0~15分不等,能分別檢測出身體適應狀況良好、情緒困擾建議找家人或朋友談談、須心理專業諮商、須精神科治療等等級,以供參考。